文明新风润城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9 23:10

“经过广泛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的现象明显减少了。现在办婚礼,婚车不超过6辆、宴席不超过15桌,既省了票子,又有了面子,老百姓满意得很!”近日,宿州市移风易俗现场在萧县召开,杨楼镇新廷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汉生在介绍经验时如是说。

近年来,萧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通过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全社会参与的策略和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极大遏制了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让文明新风劲吹,让治理效能提升,让群众负担减轻,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初,该县被批准为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示范区。

健全“移风易俗”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健全组织机制。成立以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员干部三级包保制度;科学制定《萧县婚俗习俗倡导性标准》、《萧县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划定“人情上限”,规定“操办红线”、落实“责任底线”,让移风易俗工作有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强化基层自治。在全县277个村(社区)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反对天价彩礼、抵制大操大办,推行婚事新办等内容纳入其中。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将婚事新办、白事简办等文明行为列入“红榜”,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列入“黑榜”。全范围推广运用“积分制”。

加强监督考核。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目标考核任务,将“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压实各方责任,稳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唱响“移风易俗”文化新声,共享文化盛宴

文化育人,深化文明实践。深耕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过程中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编排《二妮劝妈改陋习》和《儿女婚事》等移风易俗戏曲小品,深入全县村(社区)巡演80余场次;圣泉镇创作编排《抵制天价彩礼》、情景剧《愚公移山》等戏曲、小品,深入各村(社区)巡演54场。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移风易俗融入乡村春晚、文化汇演的小品、舞蹈、相声、歌曲等文艺活动中,并利用有文化长廊、议事亭、LED大屏、宣传栏等户外广告大力宣传移风易俗,让新风良俗潜移默化融入群众心中。

价值引领,改变陈旧观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让其从自家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积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公园广场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讲2000余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50000余份,婚姻登记当事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800余份,引导群众践行文明习俗理念,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榜样示范,树立文明新风。通过深挖一批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全县60余例“零彩礼”典型和340多例各级好人被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全县“平安家庭”“五好家庭”“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300户被评选推介,起到了“点亮一盏灯,映红一大片”的实际效果。

增进“移风易俗”民生福祉,减轻群众负担

关爱老人,推进养老服务。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先后投资20余万元,通过购买服务为150户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助洁、助洗等上门服务;建成106所老年人助餐点,持续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的化餐食服务。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政策。及时为44305名高龄人发放高龄津贴1339.89万元。落实特殊困难老人各类保险制度。投入80余万元,为全县特殊困难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人身意外保险,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喜丧简办,推进婚俗改革。打造集婚嫁服务、文明风尚倡导、文化文艺展示、老年服务于一体的移风易俗服务中心示范点3个,为群众提供操办婚丧事宜场地,采取事前报备、事中服务、事后评议的工作机制,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行为。目前,全县移风易俗中心已累计办理红白喜事360批次,累计节省约325万元。(张祖北)


(责编:黄艳、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