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以家庭“小安”促社会“大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2 17:18

2024年2月2日,朔州市婚俗礼仪服务协会成立。(资料图)

2024年5月20日,朔州市举行“不忘初心、永结同心”集体颁发结婚证书仪式,倡树婚俗新风,法护幸福一生。(资料图)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正家而天下定矣。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近年来,朔州市积极探索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之举,从家庭组建源头抓起,在全市开展“不忘初心、永结同心”婚礼仪式,努力培养夫妻双方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家庭文明新风尚。朔州走出一条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赋能基层治理,从家庭源头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的实践之路。

从家庭源头做起

弘扬中华民族良好家风

11月18日,在怀仁市云东街道同仁路社区新婚不久的李华夫妇家中,记者被放置在新人卧室床头的摆件吸引。只见一份写有“不忘初心、永结同心”的红色大礼包被置于显著位置,上前一看,大礼包上“法律”两个字格外显眼。“这是结婚当天社区吴志花书记专门送到我们手中的。我们两口子别提多开心了。”谈起令人难忘的一幕,李华指着“法律大礼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提到了婚姻产生的一系列权利义务,明确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才是婚姻应该有的法律状态。这些东西放在跟前,让我们做事有了分寸,考虑问题也变得周全。”在李华看来,法律手册不是冰冷的,它是带着温度的婚姻教材,让他和妻子终身受用。

就在今年的8月8日,朔州市举行了“倡树婚俗新风 情定塞上绿都”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活动,19对新人在朔州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祝福下喜结同心。不仅如此,活动还为每对新人赠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不忘初心、永结同心”纪念婚册,以嘱托他们以法为礼,系好新家庭成立的“第一粒扣子”,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百年好合。

婚礼是家庭组建的重要标志,扣好家庭“第一粒扣子”具有重要意义。朔州市在全市范围内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做法。突出弘扬家庭美德、培育法治信仰,探索在婚礼现场“颁证、释法、明礼”,将“不忘初心、永结同心”主题婚礼仪式在群众中推广,实现由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干部等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宣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阐释成婚、成人、成家、成业“四成之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婚礼全过程。

“在三晋家教家风馆,我们不仅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教传承,感受到他们的高尚襟怀,还看到了三晋英豪的家风家教故事,受益良多。”11月19日,山阴县应急管理局干部职工及家属来到山阴县家教家风馆,大家表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淳正家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在山阴县家教家风馆,当地乡贤的优良家风事迹引人注目,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山阴县家教家风馆还设置了清风廊、敬学橱窗、德育书法墙等板块,潜移默化让参观群众受到教育。

“我们不断拓宽渠道、丰富活动形式,倡导婚事新办,旨在让法治信仰、社会责任、家风传承等回归婚礼现场,让法治和责任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主题。通过引领新时代文明新风尚,使移风易俗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谈起开展婚俗礼仪改革工作的意义,朔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红波说。

从改变传统观念做起

让移风易俗入人心

“以前办事,人们图排场、讲阔气,为了撑门面,即便超出家庭支付能力,也不愿意降低标准,怕其他村民笑话,最后形成互相攀比之风。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花费上出台了‘硬标准’,村民们花得少,办得省心,‘里子’‘面子’都有了,负担大幅降低……”谈起家门口的红白理事会,山阴县合盛堡乡大虫堡村村民赵梅说。

走进山阴县合盛堡乡大虫堡村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齐全的红白事宴场地可为本村以及周边村民提供婚丧嫁娶等服务,只收取1000元的基本服务费用。据合盛堡乡负责人介绍,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组成议事机构,坚持“白事简办、红事新办、禁止大操大办”的原则。村民们举办宴席期间,社区红白理事会常务理事现场监督章程的执行,一旦发现超标行为,会及时制止,极大地改变了大吃大喝、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营造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近年来,朔州以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为重点,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闺女出嫁我没要彩礼,他俩过得好比啥都强。我们老两口种二十几亩地能自给自足,没有必要因为彩礼给孩子们添负担。”去年国庆,朔城区滋润乡童慧的女儿出嫁,她和女儿商量后一致决定来个婚事简办,不仅婚礼流程一切从简,就连彩礼也没要。

但婚俗礼仪改革的难点依然存在,以朔州市为例,如何在年轻人中更好地推进婚俗礼仪创新改革?对此,朔州市从党员干部队伍入手,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走进婚礼现场,为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及身边亲友颁证送法。与此同时,朔州市委平安办、法治办、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的指导意见》,将创新实践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加强新时代婚俗礼仪教育宣传。

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基础上,朔州市将推进婚俗礼仪创新实践作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结合非公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推动民营企业践行向上向善的企业价值观,引导企业员工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同时,该市还积极推广新时代婚礼仪式,成立朔州市婚俗礼仪服务协会,全方位加强婚俗礼仪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从提升服务入手

家庭“小安”促进社会“大安”

有预防,就要有化解。如果把婚礼现场变成普法现场的做法比喻成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新生力量”,那么朔州市山阴县岱岳镇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公共礼仪服务供给,创新“三环节三到位”工作法就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攻坚兵”。

“不同的服务对象,要有不同的抓手。这里的三环节,就是抓住宣传示范、走访调查、协调联动三个节点,充分确保婚恋纠纷预防、摸排、处置到位。”山阴县岱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岱岳镇在该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调解室,由调解员、专业咨询师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服务,使家庭怨气有地方“撒气”,婚恋纠纷有地方“缓冲”,用家庭的“小安”促进社会“大安”。

新人婚姻要关注,老夫老妻的关爱也不能少。在一次工作中,山阴县岱岳镇网格员发现该镇惠丰社区有一对再组家庭夫妻,因生活费用产生纠纷。网格员上报社区干部后,岱岳镇社区干部联合有关部门与夫妻俩建立联系,当地妇联从情感方面开导这对夫妻,表达了相识相爱不易,唯有互相理解、包容才能感情长远;司法所则从法律层面讲清责任、担当和义务。最终,在多部门合力之下,这对夫妻矛盾的“火苗”就此熄灭,一场纠纷妥善化解。

不仅在山阴县,经过多年建设,朔州市6县(市、区)均形成了“一县一品”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品牌,朔城区“多渠道预防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化解”、平鲁区“门神网格”、怀仁市“德云剑”、山阴县“五治融合”、应县“流动调解室”、右玉县“枫桥红”守护“右玉绿”等一批“朔字号”治理品牌建有成效,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县域善治之路。

“我们从新家庭建立的‘第一粒扣子’抓起,有效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的重要作用,就是希望从源头上预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以千万个家庭的和美幸福,保障市域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朔州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王永磊表示。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随着婚俗礼仪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引向深入,如今,简约、文明、向善的新风在朔州大地渐成风尚,正悄然影响着一对对新婚夫妻和一个个家庭,生动谱写着全市安定美好幸福的社会图景。

山西日报记者袁兆辉 山西日报通讯员武跃林